“2021年上半年,主要的商办项目出表思路依然明显,拿地权益占比均低于50%,出表嫌疑较大。”YY评级如是表示。 而YY评级的怀疑并非毫无依据。从所有者权益方面来看,2016年之后,旭辉少数股东权益呈现爆发式增长。截至2021年年底,旭辉控股的少数股东权益达到了634.85亿元,较2016年的23.03亿元增加26倍,占全部所有者权益的比例增至60.19%。 此外,旭辉控股的少数股东损益占比与其少数股东权益占比这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数据显示,2021年末,旭辉控股的少数股东损益占净利润比例为38.42%,而其少数股东权益占比超六成,二者有二十多个点的差距。因此可以佐证旭辉的表外负债风险。 2022年3月,瑞银“看空”旭辉,称其表外债务总额高达600-900亿元。尽管旭辉称,这一数据与现实情况背离,但从公布数据来看,其非并表项目权益后负债也有251.3亿。 如今,面临流动性问题的旭辉,已将多个商业资产摆上货架,等待出售回流资金自救。 市场消息称,旭辉计划以逾14亿元的价格,整栋出售上海恒基旭辉中心2栋商办物业。此外,旭辉还在考虑出售上海LCM置汇旭辉广场,以及位于新天地的上海恒基•旭辉天地THEROOF商业街。 与此同时,旭辉商业并没有放缓其在全国布局的步伐。据旭辉商业透露,全国还有超10个旭辉Cmall已在筹备中,常德旭辉Cmall、淮安旭辉Cmall、六安旭辉Cmall、绍兴旭辉Cmall预计在2023年底陆续开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