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近日,黄淮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天工先锋”实践团奔赴井冈山,参加2025年“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 此次活动由团中央青年发展部指导、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管理中心主办,是全团“三下乡”活动重点品牌项目。在为期9天的实践中,“天工先锋”实践团16名队员以红色研学铸魂、专业实践赋能,完成了一场“思想淬炼、实践锤炼、成果转化、精神传承”的青春接力。
感悟精神内核,筑牢信仰之基 实践团认真聆听“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主题报告会,积极参与“三湾改编”情景教学,并专题学习《革命后代讲家风话初心》《国防教育和卫国戍边主题宣讲》等课程,进行了一场深刻的红色思想洗礼。通过系统梳理井冈山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建设、革命根据地建设、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等方面的光辉历程,团队成员深刻体悟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进一步理解了井冈山精神的时代价值。
团队成员走进大井朱毛旧居、小井红军医院、八角楼、黄洋界及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等地,在八角楼煤油灯前驻足凝思,在小井红军医院“红光医院”旧址触摸斑驳墙面,在烈士陵园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实践团还通过编织红军草鞋、制作红军餐、传唱红歌等体验活动,沉浸式感受革命岁月的艰苦与热血。
聚焦乡村振兴,解码红色沃土 实践团紧扣“赓续井冈山精神,设计赋能乡村振兴”主线,立足艺术设计专业特长,深入乡村基层开展调研与创意设计实践,将专业所长切实转化为助力乡村发展的创新方案与务实行动。在坝上村,队员们与当地农户围坐田间深入交流,详细了解红米、黄桃等农特产品质优价廉的产销困境;在井冈山直播经济总部,调研农产品直播运营的流量转化难点;在江西省乡村振兴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运营中心,分析现有农产品包装与地方文化融合不足、辨识度不强等现实问题;在小井红军医院旧址周边,探寻中草药种植与红色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传递井冈力量,展现青春担当 经过多维度调研与反复打磨,实践团提出“红色IP+特色农产品+文旅体验”的地理标志产品赋能方案,系统构建“品牌—产品—体验”三位一体的发展路径。目前,团队已完成《井冈山农产品品牌设计提案》,涵盖3套具有红色文化内核的文创产品方案、6类农特产系列包装设计,以及3条融合革命历史与生态资源的红色旅游路线规划,有效推动创意设计、红色文化资源与乡村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设计驱动型”乡村振兴实践模式。
此次井冈山实践,不仅是一次涤荡心灵的红色精神“充电之旅”,更是一程淬炼本领的专业能力“练兵之行”。实践团进一步拓展了“艺术赋能红色乡村”的思路,坚定了“以设计助农、以青春报国”的信念。
从红色研学中感悟初心,在专业实践中践行使命。黄淮学院“天工先锋”实践团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井冈山地方发展需求为导向,将艺术设计专长与红色文化资源、乡村产业发展精准对接,在农产品包装升级、乡村品牌构建、农商文旅融合方面取得多项实质性成果,探索出了一条专业知识与红色实践相结合、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相促进的育人新路径,展现出黄淮学子矢志报国、奋发有为的使命与担当。(朱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