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索乡村文旅高质量发展路径,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赴皖江三市(合肥/马鞍山/安庆)“文旅赋能乡村旅游·助力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2025年7月走进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长冲村,先后深入“一半山野”民宿、全国甲级旅游民宿“云里安凹”及万山电影公园,通过实地考察、访谈交流与亲身体验,系统梳理当地乡村文旅发展模式,并提炼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核心经验,为乡村振兴研究提供了鲜活的“庐江样本”。 团队首站抵达“一半山野”民宿。在与民宿负责人申勇的交流中,团队详细了解到该民宿的创新运营模式:采用“村民自留一层居住、二三层改造为客房”的设计,既保障了村民生活需求,又高效激活了闲置房产资源。同时,民宿充分依托庐江当地的区位优势与自然生态禀赋,在政府政策支持下,精心策划采茶、溯溪等沉浸式体验活动,并每月定期举办“村民回家”主题活动。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带动增收,更构建起“政府引导、企业运营、村民参与”的三方联动机制,为乡村闲置资源活化提供了清晰可行的实践。
随后,团队前往首批全国甲级旅游民宿 “云里安凹”。团队成员在考察时发现,“云里安凹”主动打破“单点运营”局限,联合周边多个乡镇构建“汤万柯”文旅生态圈,通过整合区域内文旅资源,有效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显著提升了庐江文旅的整体吸引力。同时,民宿精准定位不同客群需求,为亲子家庭、企业团建、中老年游客打造专属体验内容,并深挖当地茶文化内涵,开发出茶文化主题体验活动及特色菜品,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团队在采访“云里安凹”办公室主任陈延庆时,了解到“云里安凹”还通过设置多样化岗位,积极吸引本土人才回流,为项目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关键的人才活力,展现出乡村文旅从“单点突围”到“区域协同”的升级逻辑。
在万山电影公园,团队亲身体验了“观影+茶饮+露营+农产推广”的多元化业态,直观感受文旅融合的创新形式。园区市场部经理葛倩倩在采访时表示,该电影公园由政府与企业联合打造,创新性采用“公益+商业”双轨运营模式。例如,2025年春节档期间,公园客流量达1.5万余人次,同时通过放映公益电影,惠及2000名当地群众。这种“双轨并行”的模式,成功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为乡村文旅项目平衡“公益属性”与“市场价值”提供了新思路。
此次庐江实践之行,团队提炼出“资源激活、三方联动、文化赋能”的庐江乡村文旅发展经验。资源激活是基础前提,只有充分盘活闲置房屋、自然生态、乡土文化等本土资源,才能为文旅项目筑牢发展根基;三方联动是保障支撑,政府、企业、村民需各司其职、协同发力,才能形成发展合力,确保发展成果由村民共享;文化赋能是核心关键,只有深挖本土文化内涵,将文化元素融入项目运营与体验设计,才能让乡村文旅摆脱同质化竞争,更具吸引力与生命力。此次庐江实践之行,不仅让团队收获了乡村文旅发展的鲜活经验,为乡村振兴研究提供了可参考的“庐江样本”,更以实际行动彰显了新时代青年关注社会、服务基层的责任担当,为更多青年参与乡村振兴实践树立了积极示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