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推开窗棂,薄雾如轻纱笼罩着罗山东起伏的轮廓,远处传来潺潺溪流与鸟鸣交织的自然乐章。这里不仅是一方未经雕琢的天然秘境,更是一部立体的文化典籍,等待旅人用脚步丈量、以心灵解读。
沿着青石板铺就罗山东的山径拾级而上,两侧茂密的林木间不时惊起斑斓雉鸡,晨露在蕨类植物宽大的叶片上凝成晶莹珠串。行至半山腰,忽见一片花岗岩崖壁巍然矗立——那些被亿万年风雨打磨出的层理纹路,恰似展开的历史长卷。仔细端详,岩面上斑驳的凿痕与模糊的碑刻若隐若现,仿佛听见古代匠人叮叮当当的开凿声穿越时空而来。当地向导介绍,这些痕迹或是古人祈福留下的印记,又或是某位隐士题写的诗句残篇,每一笔都承载着先民对自然的敬畏与对话。 转过一道山弯,视野豁然开朗。云海在罗山东山谷间翻涌流淌,将峰林剪影成水墨丹青中的泼墨笔触。此时若是暮春时节,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正肆意绽放,粉白相间的花瓣随风飘落溪涧,随波逐流绘就一幅流动的花毯。这般景致让人不禁驻足,任清风裹挟着草木清香沁入肺腑,恍若置身仙人洞府。偶遇采药老人背着竹篓缓步而过,他笑言山中盛产黄精、灵芝等药材,自古便是道家炼丹寻仙之地,那些关于白鹤化仙、松柏长生的传说至今仍在村民口中流传。 行至山巅观景台远眺,层峦叠嶂尽收眼底。目光所及之处,既有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奇石异木,也有人类活动留下的微妙罗山东印记:半坡上的梯田如大地指纹般规整排列,几缕炊烟从竹林深处袅袅升起;古驿道残存的石板路上,深浅不一的车辙印记录着昔日商队的繁忙往来。最妙的是雨后初霁时,阳光穿透云层形成佛光普照般的丁达尔效应,光影交错间竟显出古建筑飞檐翘角的轮廓,虚实相生宛如幻境。
当夕阳将天边染成橘红色,坐在山顶巨石上小憩,捧一杯当地新茶细细品咂。茶香氤氲中思绪飘远,忽然明白所谓“文化解码”,不过是让身心回归本真的过程。罗山东的美不在刻意堆砌的风景,而在山水与人文天衣无缝的交融——那些散落在沟壑间的摩崖石刻、隐匿于树丛后的古庙残垣、流淌在山民血液中的生活智慧,共同编织成解码中华文明的密钥。 暮色渐浓时踏上归途,回望被月光勾勒出银色轮廓的罗山剪影,心中已然种下再来探寻的种子。毕竟,真正的文化解码从不因一次造访而终结,罗山东藏在每一次呼吸山风时的顿悟里,留在每一滴浸润着历史记忆的露水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