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儿童菌斑显色牙膏 牙周炎专用漱口水 白癜风免费计划 孕妇早餐石子膜 富平柿饼全国顶尖 全国软文营销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投稿咨询】
【新闻传播】
“拆解”老乡们的心事
2025-09-22 11:29:38 来源: 作者: 浏览:20

中交广航局泉惠石化工业园区A地块项目施工现场,机械轰鸣,车辆往来穿梭。而在这片热土之上,比机器更炽热的,是建设者们与当地老乡之间日渐深厚的情谊。

“阿婆,您放心,这些鱼我们一定帮您送到集市上去,保证新鲜!”项目工程部长谢见开半蹲着,对八十多岁的陈阿婆大声说道。陈阿婆耳朵有些背,但看着眼前这个皮肤黝黑、笑容真诚的年轻人,她颤巍巍地点了点头。

泉惠项目位于福建省泉州市,紧邻湄洲湾,由回填、水利、道路三部分组成,作业面积大,相当于530座标准足球场大小。“虽然项目用地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完成了征拆补偿工作,但是由于一直闲置,且遍布滩涂,附近的村民便陆陆续续开挖鱼塘,搞起了水产养殖。”谢见开介绍道,眼看2024年底开工在即,但像陈阿婆这样的村民,在泉惠项目用地范围内还有近20户,大大小小的鱼塘多达30多个,村民都处于观望状态,阻工更是家常便饭,现场一度陷入停滞。

“征拆先征心,建一项工程就要交一方朋友,何况我们是党员示范工程,更加不能简单野蛮驱赶,伤了老乡们的感情。”项目支部书记、经理赖日辉进场之初就给征拆定下了“软对接”的调子。率先联合业主,与辋川镇党委及下辖前洋村、社坑村等四个相关属地村党组织迅速建立党建联建机制,成立“征拆联合工作组”,由党员带头包户,逐一走访、倾听诉求。原本被誉为“天下第一难”的征拆,在泉惠项目部,悄然转变成了一场党组织引领下的暖心行动。

项目党支部入户慰问当地孤寡老人

面对抗拒的村民,工作组首先从“自我介绍”切入。“咱们央企是党的队伍,项目本身也是一项民生工程,具有强大的防洪和生态治理功能,让大家伙儿可以彻底告别以往大雨进村漫灌的困扰。”“项目从建设过程到后期投用,对村镇消费、产业都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通过深入交谈,村民逐渐放下防备、吐露心声,他们自知所挖鱼塘没有用地手续,早晚会被收回,但相比眼前得失,他们其实更忧虑今后的生计。“一家的收入都靠卖鱼,鱼塘没了,就算新开鱼塘也要有个周期,我们以后靠什么吃饭?”村民陈惠山打破沉默,他有18个鱼塘,占征拆鱼塘的近一半,也是反对声最大的一个。

“咱们工地正是需要工人的时候,不如把他们吸纳进来,一方面有个安稳的工作,另一方面还可以学些技能傍身。”滞洪湖党员示范工程负责人、项目副经理李希岗提议道。大家纷纷表示支持,为此,党支部把解决就业作为打通征拆“最后一公里”的关键,召集各班组负责人,第一时间掌握岗位缺口,同时,逐个摸排村民的就业意向和能力特长,建立“就业帮扶清单”。

“我会开车,能报名吗?”“我没什么技能,但是力气大能吃苦。”“只要踏踏实实,其他的都不是问题”……很快,一场面向当地村民的专场招聘会在项目会议室举行。项目带来了门卫、保洁、杂工等30多个岗位。最终,有21名村民通过招聘会成功入职,实现了“家门口就业”。陈惠山如愿成了工地保安,他笑着说:“以前靠天吃饭,现在在家门口上班,还能照顾家里,踏实!”

然而,在热闹的人群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显得心事重重,因为上了年纪,不满足工地用工条件。当他正要离开的时候,一个粗犷的声音叫住他。原来是李希岗看出了老人的失落,询问后得知,老人姓张,已经70多岁了,妻儿生活不能自理,作为家中唯一的劳动力,平时就靠养鱼卖鱼维持生计。

项目部找到村委,进一步了解情况后,决定入户开展帮扶慰问。当赖日辉代表党支部将慰问金和生活物资送到张老伯手中时,他一声声谢谢道个不停,虽然已是冬季,但大家的心里一定是温暖的。此后,属地共建成为党支部日常工作中的一环,“蓝马甲”清理海边垃圾、端午入户慰问孤寡老人等,彼此之间由陌生到熟络起来。

“自己家里养的鸡,带来给大家尝尝”。越来越多的村民从最初的观望、犹豫,转变为理解、支持、主动配合,征拆工作顺利推进,为项目大干快上赢得了宝贵时间。如今,在泉惠项目工地上,许多本地村民身着中交工装在各自岗位认真工作,他们与远道而来的建设者们一起,用汗水浇筑家乡的美好明天。(通讯员 陈振强)

责任编辑:lily99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娱乐
健康
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