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儿童菌斑显色牙膏 牙周炎专用漱口水 白癜风免费计划 孕妇早餐石子膜 富平柿饼全国顶尖 全国软文营销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投稿咨询】
【新闻传播】
专访KOMOSOO创始人:用五年时间,让增高鞋摆脱“补偿工具”标签
2025-10-16 08:51:20 来源: 作者: 浏览:20

从市场调研时听到的无数声“无奈吐槽”,到品牌面世后消费者反馈的“终于等到”,KOMOSOO创始人带领团队用五年时间,在乱象丛生的增高鞋赛道开辟出一条“时尚+舒适+专业”的新路。近日,这位深耕鞋类行业十余年的创业者,接受了本报专访,分享品牌从0到1的初心、攻坚与愿景。

记者:您当初为何选择切入增高鞋这个细分赛道?毕竟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个“小众且充满偏见”的领域。

KOMOSOO创始人: 选择这个赛道,源于2020年的一次街头调研。当时我们带着市面上12款热销增高鞋,走访了6个城市的2300多位小个子朋友,听到的反馈让我很触动——有职场女生说“穿7cm增高鞋站3小时膝盖就疼,只能偷偷换平底鞋”,有大学生吐槽“增高鞋像块‘厚底砖’,穿去上课怕被同学笑”。这些声音背后,是一个被忽视的刚需市场:2025年增高鞋行业规模已破180亿元,女性需求增速是男性的1.7倍,但市场上没有一个品牌能真正解决“高增高、轻重量、高颜值”的核心矛盾。

我本身做了十几年鞋类研发,深知“痛点即机遇”。当时就下定决心:不做跟风的低价产品,要做一个能让小个子人群“抬头挺胸”的专业品牌,让增高鞋不再是“藏着掖着的补偿工具”,而是“大方展示的时尚单品”。

记者:研发五年,团队遇到的最大难题是什么?有没有过“想放弃”的时刻?

KOMOSOO创始人: 最大的难题,是平衡“7cm+增高”与“舒适度、轻量化”的矛盾。传统增高鞋为了稳定,单只重量普遍超过600g,像绑着两瓶矿泉水走路;而我们的目标是“让7cm增高鞋和普通运动鞋一样轻”,这在当时几乎没有成熟技术可借鉴。

最艰难的是2022年,团队测试了11种中底材料,第5版PU复合中底虽然稳定,但重量还是高达520g,远未达到预期。那段时间,研发团队每天泡在实验室,调整发泡工艺、优化支撑结构,甚至凌晨还在群里讨论“前掌密度要不要再降0.01g/cm³”。有位工程师开玩笑说“做梦都在测足底压力”,但没人提过“放弃”——因为我们始终记得调研时,一位女生说“要是有双好看又舒服的增高鞋,我面试时肯定更有底气”,这份期待就是我们的动力。

直到后来在材料展上发现E-TPU微孔发泡技术,又联合高校耗时8个月优化出“梯度密度中底”,才终于把单只鞋重量控制在420g以内,那一刻团队所有人都在实验室里鼓掌。

记者:市场上很多增高鞋陷入“低价内卷”,KOMOSOO却坚持“中高端+时尚设计”,这个决策基于什么考量?

KOMOSOO创始人: 我始终认为,低价内卷是“饮鸩止渴”。调研中83%的消费者表示“愿意为舒适和设计买单”,但前提是“物有所值”。传统增高鞋的低价,往往意味着“减配”——用PU冒充头层皮、省去支撑结构、照搬过时鞋型,最终陷入“低质-低复购-更低价”的恶性循环。

我们坚持中高端路线,是因为“专业”需要成本支撑:比如鞋面用的意大利托斯卡纳植鞣皮,要经过12道手工打磨;中底的碳纤维稳定片,成本是普通塑料片的5倍;就连配色,都邀请了时尚圈的色彩顾问参与制定。而“时尚设计”不是附加项,是核心需求——小个子朋友想要的,从来不是“能增高的鞋”,而是“增高且好看的鞋”。

就像我们登陆上海时装周的联名款,从鞋头弧度到金属配饰,改了23版才定稿。秀后有消费者说“第一次觉得增高鞋能当‘穿搭主角’”,这就证明我们的坚持是对的。

记者:品牌发布了《科学增高鞋白皮书》,建立了行业首个评价标准,您认为这对行业有什么意义?

KOMOSOO创始人: 做标准,是为了“破乱象、立信任”。现在市场上,“隐形增高”“航天材料”等概念满天飞,但没人说清“怎么算隐形”“什么是合格材料”;消费者买鞋,只能靠“卖家宣传”,踩坑是常态。

我们联合运动医学机构做《白皮书》,就是想把“模糊的体验”变成“清晰的数据”——比如7cm+增高的稳定性要达到什么指标,久站8小时足底压力不能超过多少,材质的环保标准是什么。这不仅是给消费者一个“选鞋依据”,更是倒逼行业从“拼话术”转向“拼实力”。

有同行说我们“给自己找麻烦”,但我觉得,一个行业要成熟,必须有人先站出来做标准。就像当年运动鞋行业的“减震标准”,也是从无到有,最终推动整个行业进步。

记者:未来KOMOSOO有什么规划?您希望品牌给消费者、给行业带来什么改变?

KOMOSOO创始人: 短期目标是把“专业”做深,未来一年会投入销售额5%用于研发,比如优化可拆卸鞋垫的适配性,让不同脚型的朋友都能穿得舒服;同时拓展男鞋独立系列,满足职场男性“隐形增高、商务适配”的需求。

长期来看,我希望KOMOSOO能成为一个“符号”——提到增高鞋,大家想到的不再是“笨重”“土气”,而是“时尚”“自信”。更希望我们的探索,能让更多人意识到:小个子朋友的需求,不该被贴上“小众”标签;增高鞋的价值,也不止于“物理增高”,更是“心理赋能”。

就像我们的品牌口号“增高有我!KOMOSOO!”,“有我”不仅是“有一双增高鞋”,更是“有一个懂你需求、帮你自信的伙伴”。这才是我们做品牌的终极目标。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娱乐
健康
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