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至8日,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以下简称碳博会)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全面展现低碳领域最新进展和未来探索方向,积极促进绿色低碳贸易对接和产学研合作,共同推动社会各界经验实践交流与分享。 为展现浙江绿色低碳发展成果、助力长三角产业低碳高质量发展,博览会期间,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和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于6月6日在上海联合主办2024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同期活动。超过150位来自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政府部门领导、知名专家学者、行业企业代表齐聚一堂,聚焦活动主题“碳寻高质量,足迹印未来—长三角携手共筑绿色高质量发展新高地”,开展深入研讨和交流。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朱瑞清、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党委书记,主任余文凯出席活动并致辞。国家发改委原气候司巡视员谢极作为特邀嘉宾出席活动并发言。活动举行了主旨演讲、浙江省产品碳足迹服务平台发布、《浙江省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蓝皮书(2023)》发布、上海双碳数智平台发布、主题演讲、圆桌讨论等活动。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环处处长郭建利,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资处二级调研员刘敏,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党委副书记吴乐丕,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党委副书记杨首权出席活动。活动由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殷士浩主持。圆桌讨论环节由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研究员柴麒敏主持。
朱瑞清巡视员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浙江省在产品碳足迹管理方面制定了相关省级地方标准,形成了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为全国贡献了浙江探索和经验。朱瑞清巡视员表示,要加快绿色低碳产业链、供应链建设,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碳足迹国际衔接与互认,引导帮助企业积极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用好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跨区域协调机制,共同推动长三角地区的供应链绿色转型、标准互认、数据共享。
余文凯主任在致辞中表示,绿色低碳供应链已成为产业竞争新高地,上海正着手构建符合本地实际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作为市级重要智库机构,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编制了《产品碳足迹核算通则》等地方标准,建设了“双碳”数智平台,支撑上海产品碳足迹政策制定。下一步,将以标准为引领、以数据为支撑、以认证促提升、以合作为纽带,持续为上海碳足迹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段茂盛以《准确理解和有效应对国际碳贸易壁垒政策》为题作主旨演讲。段所长指出,碳贸易壁垒作为绿色贸易壁垒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重要性不断提升,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段所长系统梳理了碳边境调节机制、美国清洁竞争法案、欧盟新电池法、气候俱乐部等碳贸易壁垒,并面向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提出针对性应对举措。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研究员柴麒敏以《碳中和变革下产品碳足迹制度创新前沿与地方实践》为题作主旨演讲。柴主任指出,随着碳排放容量成为最为稀缺的自然资源要素之一,全球供应链的碳中和压力逐层传导,建立产品层面的碳足迹评价体系至关重要。柴主任分享了浙江丽水推动传统等地的案例,并从推动长三角地区碳足迹制度协同完善、建立符合我国产业和贸易特点的碳足迹评价技术体系、实施关键产品碳标签标识制度等方面提出建议。
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环资处刘敏调研员主持“浙江省产品碳足迹服务平台”发布仪式。该平台由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牵头建设,致力于为企业、机构等市场主体提供低门槛、纯公益的碳足迹核算服务。她表示,浙江省积极响应国家工作部署,推动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逐步完善碳足迹核算标准规范体系,着力打造浙江省产品碳足迹服务平台,推行碳标识认证和推广。未来,将积极推动建立长三角碳足迹相关的常态化沟通机制,加强交流,携手推进长三角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殷士浩主任主持《浙江省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蓝皮书(2023)》发布仪式。该书是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牵头,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高翔作序,并联合国内众多知名专家共同推出,是继去年首次发布之后的又一本蓝皮书系列著作。蓝皮书全面回顾了2023年浙江省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实践,系统述评了能源、工业等五大领域的成效和亮点,积极探索多维度视角下应对转变的低碳高质量发展路径,聚焦国际绿色低碳领域前沿热点和发展趋势开展前瞻研究,以期能为全国各地持续提供可参考借鉴的“浙江经验”。
吴乐丕副书记主持“上海双碳数智平台”发布仪式。该平台由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在市发改委指导下建设,是市级统一“双碳”信息功能服务平台,实现“双碳”信息“一屏尽览”、“双碳”业务“一网通办”、“双碳”数据“一应俱全”、“双碳”场景“一足一迹”,助力政府、能源单位、电力公司、园区、企业以及个人等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谢极巡视员在点评中充分肯定浙江省、上海市在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碳排放双控转变先行试点所做的探索,本次发布“一书两平台”正是在实践探索过程中形成的阶段性成果。他指出,现阶段,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仍面临着巨大的困难挑战,开展产品碳足迹管理或许是一项具有突破性、创新性重要抓手,建议政府、市场各方进一步协同加快本土化碳足迹数据库建设,同时积极发挥好行业链主龙头企业和贸促会等组织作用,推动国内外产品碳足迹互认衔接,促进相关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最后,也希望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继续深化产品碳足迹服务、强化数字化平台建设,引导帮助企业更好提升自身竞争力。
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黄炜,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绿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高级经济师刘佳,江苏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能源资源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涂远东,博世中国区可持续发展新业务战略高级经理宁春燕分别作主题演讲。 黄炜主任分享了浙江省产品碳足迹服务平台的设计思路和建设进展,重点介绍了平台的预置模板、全链溯源、即时评价、智能速算等创新功能,并建议长三角地区进一步加强合作,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碳足迹数据的互认互信互联、共建共用共享,共筑长三角绿色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刘佳主任结合碳排放核算标准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深入剖析了上海建立产品碳足迹标准体系的基础优势和存在瓶颈,围绕强化长三角区域协作、加强能力建设、逐步推进产品碳足迹标准化工作提出建设性思路。
涂远东所长聚焦江苏产业结构和企业诉求,深度研判了国际绿色经贸规则对江苏产业的影响,系统介绍了江苏省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意见的总体思路。他提出,贸易规则将对世界经济带来全局性、长期性、颠覆性影响,开展产品碳足迹管理工作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宁春燕经理重点介绍了博世作为全球首家实现碳中和的大型工业企业的气候行动以及碳中和“双元战略”,从环境友好设计、供应商碳排放管理、循环经济助力减碳、绿色包装和绿色物流等角度分享了博世的产品减碳实践。
在圆桌讨论环节,上海易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晶、吉利控股可持续发展负责人张海、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唐玮、必维集团定制化解决方案总监董峰、上海市联合征信有限公司战略部负责人宁列参加互动讨论。圆桌讨论主要围绕国际要求、标准认证、数据合规、金融支持、企业实践等,多领域、多视角地探讨了提升碳足迹管理水平的路径和方法。
据悉,本次活动是首届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的同期活动之一,旨在搭建一个多维度、高层次、广视角的交流平台,促进社会各界的思想碰撞与经验共享,为全国产品碳足迹管理贡献浙沪两地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