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从宁波鄞州一家医药公司离职的5名员工在舟山另一家医药公司开始新的工作,他们与原公司的矛盾纠纷已经顺利化解。这起调解案件也是为数不多没有走经济赔偿而通过让当事人转岗平息矛盾的案例。 今年11月,鄞州这家公司因经营不善,不得不宣布注销。这5名员工因合同未到期,本有权要求公司赔付合计约10万元的违约金,但公司已无力承担这笔费用,所以这场劳资纠纷的调解陷入了僵局。
无奈之下,5名员工向钟公庙司法所求助,司法所工作人员和法律顾问徐培悦共同介入这起纠纷调解。经了解和仔细分析,徐律师认为,原公司虽然无力赔付违约金,但可以通过协商将用工关系转移到其他有能力的公司,以换取违约金的放弃。这一方案既解决了注销公司的困境,也保障了5名员工的权益。 于是,在徐律师的协助下,5位员工与另一家公司进行了多次协商,但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首先,接收公司表示会根据员工能力和公司需求进行岗位调配,而员工还是希望能找到与之前匹配的岗位工作,为此,司法所工作人员和律师与接收公司多次沟通,为5名员工安排了与原公司业务相通的岗位,后续再根据他们的能力和公司需求进行调整,让员工对自己的未来岗位和职业发展也有了一定的预期。 其次,工资待遇方面也经历了一番波折。接收公司最初提出的薪资标准虽然与原公司相近,但并未明确一些待遇细节,经协商,接收公司同意在原合同基础上继续延续用工时间,保障了5名员工的年终奖、假期及社保等待遇。最终,三方达成了转岗协议。
鄞州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医药公司注销导致的劳资纠纷,传统经济赔偿路径显然已走不通,钟公庙司法所工作人员及顾问律师创新性地提出转岗方案,不仅巧妙绕过了资金难题,还为员工谋得了新出路,实现了三赢,体现了司法调解的灵活性和人文关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