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儿童菌斑显色牙膏 牙周炎专用漱口水 白癜风免费计划 孕妇早餐石子膜 富平柿饼全国顶尖 全国软文营销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投稿咨询】
【新闻传播】
构建“人工智能+教育”新生态,多地率先试点实施AI机器人通识课
2025-09-11 17:24:42 来源: 作者: 浏览:20

​今年8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要把人工智能融入教育教学全要素、全过程。目前“人工智能+教育”正快速在全国各地中小学铺开。

课堂中,人工智能助教机器人与教师协同授课已成为现实。在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实验学校,借助宾果AI助教机器人,开展了小学生的人工智能机器人通识课。通过多模态感知与交互技术、AI大模型对话等功能,机器人与学生实时互动,配合老师高效完成课程,同时还能开展英语启蒙、科学知识普及等课程,极大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和参与感。许多学生表示,“与机器人一起学习非常有趣,让我对人工智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不仅如此,学校还展示了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应用场景。看似普通的台灯,却是一款AI智慧光助学机器人,可以在桌面投出23英寸的交互区域,学生们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和学科进行交互自习;老师也可以使用智能批改功能,更加高效完成作业的批量化、智能批改;学校电脑端管理平台还可以展示学情档案个性化反馈分析,家长端也能即时接收到孩子的学习情况与科学提升建议,实现“教学—评价—反馈”一体化闭环。

根据学校教师反馈显示,AI技术有效提升了教学效率与学生学习主动性。“AI实现了学情的及时反馈与个性化指导,让知识传递更加直观生动。”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专家闵海波博士指出,“人工智能+教育”具有双重意义:一是面向青少年的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落实科学教育加法,培养其科学素养与创新精神;二是以技术赋能教育,推动“教育平权”和“因材施教”。宾果助教机器人的引入,就是在教学环节中充分发挥大模型优势,课堂实施中“教书”工作由机器人辅助,“育人”即能力培养和人格塑造方面发挥老师优势,这一点对于“教育平权”尤为重要。而智慧光校园版用于老师作业批改的辅助,极大提高批改效率,为老师减负;家庭版用于学生家庭作业的家长辅导、批改及自主学习。这样,通过学校和家庭两端学生学习大数据的综合采集和分析,全面了解学生学情,实现“因材施教”。

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在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培养创造力的同时,也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技术支撑。闵海波博士表示,在贯彻落实教育部门指导意见方面,清华大学团队编撰了12套教材,涵盖96个学时,围绕人工智能、机器人和编程三个学科,循序渐进给孩子们讲人工智能通识课。目前已经在全国的18个省(市),超过16000所学校落地。此举有助于培育具备数字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成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重要实践。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娱乐
健康
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