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儿童菌斑显色牙膏 牙周炎专用漱口水 白癜风免费计划 孕妇早餐石子膜 富平柿饼全国顶尖 全国软文营销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投稿咨询】
【新闻传播】
构建乡村振兴“度量衡”,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科学支撑
2025-09-18 09:54:39 来源: 作者: 浏览:20

如何科学评估乡村振兴进展,准确识别区域差异与阶段性瓶颈,正成为新时代“三农”工作中的关键议题。近日,由西南财经大学贾晋研究员团队编撰的《中国乡村振兴发展指数研究报告(2022)》正式对外出版,为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指标体系上的系统性支持。

报告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继续深化对乡村振兴核心目标的量化分析,提出了以“底线任务—产业逻辑—活力赋能—要素保障—共同富裕”为主线的五维理论框架,结合国家政策导向与统计数据体系,建立了集理论性、系统性、实证性于一体的指数测度工具。

在指标设置上,报告分为综合发展指数与七大专项发展指数。其中,综合指数由5个目标维度、16个准则维度和32项细分指标构成,能够从总体上把握各省域乡村振兴的协同性、均衡性与持续性发展水平。

专项指数则紧扣当前“三农”领域重点任务,设立农业高质量发展、食物安全、数字乡村、防止规模性返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等七个专题维度,形成了更加聚焦、更具辨识度的测度模块。例如,在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中,研究团队围绕发展效率、结构优化与增长动能三个方面,构建了由11个二级指标、20个三级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全面反映农业发展质量和内生动力状况。

与传统乡村研究侧重政策文本或典型经验不同,本报告更加强调“数据—指标—政策”的闭环构建,力求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可测、可比、可用的工具平台。在食物安全部分,报告依据“大食物观”提出的四个核心逻辑环节,从消费到供给、从资源到结构,识别出我国部分地区存在的“结构性不安全”风险,提示政策进一步向平衡营养、提升承载能力倾斜。

报告还将实证研究延伸至地方单元,围绕四川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凉山彝区防返贫指数、县域数字经济与乡村融合关系等主题展开专题分析,增强成果的实践适配性和落地支撑力。

总体来看,《中国乡村振兴发展指数研究报告(2022)》在方法构建、内容拓展与区域覆盖上均实现了重要突破,为下一阶段健全乡村振兴评估体系、提升农业强国建设的战略执行力提供了科学依据。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娱乐
健康
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