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在前面: 时间回溯到2015年,一位画友托我帮忙,说他在武汉读大学的孩子想找一家健美培训机构学习。于是,我带着朋友的嘱托和孩子的培训费,随机找到一家机构,接待我的正是当时还在做健美教练的龚轩。第二年春节后,我有事联系龚轩,他告诉我已离开原公司,自己创办了“拓美健身学校”。一位九五后的年轻人,在我心中成了一位励志典范。从那时起,我对龚轩的关注便开始了。后来,他的事、我的事,仿佛都成了自己的事。只要我有重要活动,总会邀约他,尽管他往往是人群中年纪最小的一位,并不引人注目。
后来,龚轩的拓美学校成为疫情后武汉健身培训行业中幸存下来的机构之一。他也成为我心中一段珍贵的记忆,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我常与人提起。许多像龚轩这个年龄的年轻人,大多还在父母身边撒娇,或怨天尤人、或陷入内卷,而龚轩却鹤立鸡群。他不仅成家立业,还成为健美行业的传奇领军人物,以及退伍转业军人中的创业榜样。
今年九月的一天,龚轩来到我的办公室,请我帮他策划拓美学校十周年庆典活动。他邀请了军旅民谣第一人小曾(大校),我意识到这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带着这份好奇,我决定深入龚轩的内心世界,解读他背后的故事。以智慧投资专家的视角,从“家乡、部队、事业”三个层面,梳理他的生命轨迹与成长经历,并对拓美学校的未来进行精准定位。这既是我作为长辈的责任,也是智慧投资的必然。 一、一方沃土 “树有根,水有源。”龚轩出生于公安县南平镇,这里位于松滋河畔,是一块历史久远、文化厚重、地域特殊的沃土。它不仅是楚文化的核心、三国文化重地(刘备借荆州),还是明代首辅张居正的故里。早在两千多年前,这里便是长江中游的水路交通枢纽。宋、辽、金时期,南平均为军事重镇;五代时,这里曾是南平国;清同治年间设为公安县,素有“战略要地,荆楚屏障”之称。 黄山头庙会延续了千年的农耕文明,黄山头遗址、古建筑群、公安城墙、南平文庙,是南平的四张文化名片。这里更是一片红色沃土:1931年,贺龙与周逸群在此会师(中央红军二方面军与第六方面军在此集结),南平成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之一;1989年的“南平保卫战”则让伟大的“抗洪精神”从这里发源。南平是荆楚文化与革命精神融合的典型代表。 南平不仅古老,而且充满活力。作为公安县的副中心城市,1991年被列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了以汽车配件、农特产品加工为主的产业集群。南平素有“重文重教”的传统,是文教重镇。公安二中创办于1940年,建校80年来为国家培养了近4万名毕业生,本科上线率达60%,艺术生升学率100%,更是“全国足球特色学校”。 1995年,龚轩出生于南平镇。在这片文化底蕴深厚、教育基础扎实的红色土壤上,他度过了童年与少年时光。南平作为楚国核心区,其“筚路蓝缕,励精图治”的奋斗精神,以及楚庄王“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三年不飞,一飞冲天”的励志名言,深深根植于楚人的心智。龚轩作为楚地后生,“公安三袁”的文学新风、红色基因与“抗洪精神”早已在他心灵中深深烙印。“荆楚底色”成为他精神内化的源动力。 二、利剑磨砺 人生有许多可能,往往源于简单的相信,这便是命运。九五后的龚轩为何在高二就能被某南方特种部队招募?这对于许多家庭孩子而言,既是幸运的,也是挑战,龚轩和他的的家庭,选择了幸运,也接受了挑战,这就是龚轩能够成为今天的缘由。 2001年还在公安南平二中读书的龚轩,凭着他过硬的身体、优良的心理,优秀的成绩,在众多报考应征入伍某南方特种部队的学生中,龚轩脱颖而出,成为当年南平二中唯一一位被特种部队录取的学生。带着家乡的荣光、学校的重托,龚轩成为了军中的一员。 怀揣着家人的期望,相亲们的托付,南平人的骄傲,16岁的龚轩走进了特种部队军营。在特种部队科学、严苛、系统的训练教育启发下,激发了少年龚轩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和他学生特质的无限潜能,军营中的龚轩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刻苦训练,在军营的各项考核比赛中,龚轩各项专业技能,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成为军营中的一名全能型的优秀战士 ,军营的五年磨砺,逐渐从一位学生蜕变为武艺精湛,意志坚强,勇于挑战极限的中共党员。 在"忠诚、善战、奉献"的特种军营文化熏陶下,特种军营中的坚韧不拔,永不言败的精神品质历练中,龚轩成为特种军营中一位全能型优秀军人。在代表中国军人参加国际军事比赛中,先后两次为国家获得荣誉,并受到部队嘉奖和领导接见。使自己成为一匹永不倒下的“战狼”。 三、超强心智 “艺高人胆大。”经过五年特种部队的历练,龚轩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拥有了超强心智和锲而不舍、永不言败的阳光心态。自律与执行力成为他人生中巨大的精神财富。不甘安逸、勇于挑战的龚轩,毅然放弃广州的公务员工作,选择创业之路。他从广州只身来到武汉,从基层做起。在做健身教练时,他一人业绩超过整个团队(月收入达20多万元),这正是“南方利剑”战狼品质的体现。 “荆楚底色,军人本色”,是龚轩在武汉后疫情时代仍能在健身行业屹立不倒的根本原因。
拓美学校创立之初,龚轩如同战场上的指挥员,调集社会资源、招兵买马,组建四十多人的营销管理团队,制定严苛的激励制度,要求每一位员工进入临战状态,确保管理环节步调一致。他引进专业人才,吸纳优质资源,疏通政府关系,联手高校、对接部队、合作同行,充分发挥在“南方利剑”积累的实战经验。 应用军事管理体系,在严苛的奖惩制度下运行,拓美学校在创办之初便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成为全国军营创业的一面旗帜。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武汉疫情突然降临,健身培训机构几乎全军覆没。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龚轩展现出大将风范,运筹帷幄,使拓美学校得以幸存并重获新生。 写在后面 龚轩是一位少年老成的管理者,比同龄人具备更多心智优势,这得益于他童年教育的土壤环境与先天基因优势;五年的特种部队生活,更让他具备了一般管理者所缺乏的“战狼精神”。“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他常說:“别人做过的事不要做,逆向思维才能成功。”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正是他的忧患意识体现。 “拓展宏图,美好未来”,是拓美学校留给员工与社会的美好愿景,也是一位九五后年轻管理者对事业与未来的展望。龚轩在管理与决策上具备敏锐的嗅觉,对发展方向与未来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先天敏感。他将学校发展战略调整为瞄准低空经济这一潜力市场,利用自身对无人机的优势,抢占先机。形成了以“转业军人就业与再就业为主导的市场定位,以培养高级健身、安保定制化人才和无人机应用人才为两翼”的战略布局,充分发挥军人特质,实现地方与部队的双轮驱动。
十年的拓美,已在武汉乃至全国市场初露峥嵘。龚轩与拓美,已与武汉这座城市紧密融合。“拓展宏图,美好未来”的愿景,必将为参与拓美学校庆典的军人带来荣光,为魅力的武汉增添一抹亮色。 这正是“荆楚底色、军人本色”带给社会的期许。 木子江木木(撰稿)雷浩(校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