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飞,一位拥有逾十年技术研发与项目管理经验的跨界实践者,先后在奇瑞汽车与安徽富乐德长江半导体担任关键技术项目管理职务。他不仅具备PMP认证的专业项目管理能力,更在汽车电子与半导体两大高科技领域展现了卓越的技术洞察与资源整合能力。从“空天地”自动驾驶沙盘到半导体晶圆再生技术,肖飞始终站在产业技术前沿,以体系化的项目管理方法和前瞻性的创新思维,推动多个重大研发项目落地,为企业技术升级与国家战略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跨界转型:顺应国家战略的主动进击 肖飞的职业生涯前半场,与“智慧出行”紧密相连。在奇瑞汽车前瞻技术研究院,他身处中国汽车产业智能化浪潮的浪尖。2019年,他负责的“空天地”自动驾驶演示沙盘在长三角一体化创新成果展上惊艳亮相,紧邻奇瑞星途概念车,生动演绎了未来“车路云一体化”的智能交通图景。他主导的沙盘道路与自动驾驶场景设计,是将抽象技术理念转化为直观体验的关键一步。 2020年,在新一代汽车电子高峰论坛上,他作为核心成员,推动智能座舱系统中的AR-HUD、透明A柱以及轮毂电机等前瞻技术从实验室走向路演台。这段经历,不仅磨砺了他对复杂技术系统的理解,更培养了他协调研发、测试、供应商等多方资源,确保项目在时间、成本与质量约束下达成的“技术项目管理”硬实力。 然而,当国家将半导体产业提升至战略高度时,肖飞敏锐地捕捉到了时代的召唤。2021年,他毅然从熟悉的汽车领域,跨界加入安徽富乐德长江半导体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这一转变,是他对个人职业发展的深思熟虑,更是将个人能力与国家“强链补链”需求相结合的主动选择。 半导体研发:在陌生领域构建管理体系 跨界意味着从“舒适区”进入“学习区”。在富乐德,他面对的是全新的技术语言——晶圆再生、CMP研磨、良率管控。他的核心任务不再是具体的技术攻关,而是为公司的技术研发构建一套高效、规范的“操作系统”——研发项目管理体系。 从零开始,他带领团队梳理流程、建立机制。他引入了里程碑节点评审,对20余项研发项目进行从立项、预算申请、过程监查到验收评审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他深知,技术突破需要土壤,而他就是那位“松土施肥”的人。通过定期协调会议和资源管理,他确保了研发团队能够心无旁骛地专注于技术本身,而他则负责扫清前进道路上的管理障碍。此外,他积极推动与上海大学等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将前沿学术研究与企业实际需求对接,为技术研发引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 知识产权与资本化:为技术赋予市场价值 在硬科技领域,知识产权是企业的生命线,也是核心资产。肖飞的眼界并未局限于项目交付,他更进一步,主导构建了公司的知识产权体系。在他的推动下,公司成功申请了100余项专利,构筑起坚实的技术护城河。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技术成果转化方面,他也发挥了关键作用。他多次作为技术代表参与重要评估与答辩环节,协助将企业的核心技术价值以清晰、专业的方式呈现出来。通过精准提炼技术亮点、阐释其与业务发展的紧密关联,他有效促进了技术成果在更广泛层面的认可与价值释放,展现出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信心的能力。 治理与资本:从技术后台走向运营前台 肖飞的能力图谱,在富乐德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他超越了技术项目管理的范畴, 逐步参与到公司治理体系的支持与建设中,协助统筹董事会、股东会等相关会议的组织与协调工作,并参与到公司战略发展相关的多项重要事务中。在这一过程中,他成功组织了多次高层会议,并协助推动众多关键管理项目。这些经历不仅深化了他对企业运作机制的理解,也锻炼了他跨领域统筹与多方协调的能力。 这一角色的延展,标志着肖飞从专注于技术项目的“管理者”,逐步成长为贯通技术、管理与运营的“复合型参与者”。他既能够把握技术研发的微观细节,又能够理解企业治理与战略推进的宏观需求,成为连接技术底层与公司发展顶层设计的重要桥梁。 结语:一位跨界者的时代价值 从描绘“空天地”一体化的未来交通,到提升一片片晶圆的再生良率,肖飞跨越的不仅是行业,更是中国高端制造业从“整车突破”到“核心部件自主”的产业进阶之路。他的故事证明,在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真正的核心人才,不仅是某一领域的专才,更是能够快速学习、系统思考、并整合资源解决问题的通才。肖飞,这位技术项目管理的跨界实践者,正以他的方式,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升级浪潮中,留下自己清晰而有力的印记。(文/王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