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31日,为期三天的“2025印度尼西亚(成都)国际零售优品展”在雅加达国际展览中心圆满收官。作为成都“蓉品出海”行动的重要实践,本次展会由成都国际商会、成都绿色新经济绿色会展创新中心与四川汇益展览有限公司联合组织34家“成都造”企业组团出海,通过政企对接、商贸洽谈、文化展示等多元形式,吸引逾万名东南亚采购商到场交流,为“成都造”深耕印尼及东南亚新兴市场搭建起高效合作桥梁。 多维对接提实效,蓉企出海结硕果 展会以“助力品牌出海、精准对接转化”为主线,聚焦食品调味、个人时尚、家居日用、健康生活、精品文创、新能源等多个领域,打造“中国-印尼企业交流会+贸促优配洽谈+大客户闭门会”的立体化对接体系,让参展蓉企精准触达当地市场需求。 展期内,组委会精心组织多场“1V1”定向洽谈,帮助企业与采购商高效匹配——从家居用品的批量采购意向,到新能源产品的技术合作探讨,再到文创产品的区域代理洽谈,供需双方互动频繁、成果丰硕。最终,展会累计达成意向签约订单约1500万元,多家蓉企还与印尼本土企业敲定展后专项对接计划,推动“一次性展会合作”向“长效供应链绑定”升级,为“蓉品蓉企出海”注入持续动能。
蓉品实力圈粉,印尼市场掀“成都热” 展会现场,“成都造”凭借创新设计、过硬品质与本土化适配优势,成为采购商与民众关注的焦点,智能科技、特色食品、非遗文创、家居健康等品类产品亮相即引爆人气,彰显“蓉品出海”市场号召力。 智能科技成“流量担当”: 熊喵大师炒菜机器人与易中餐协同展示成“网红打卡点”现场用智能机器人搭配成都酱料烹制川菜,香气弥漫展馆,吸引观众排队体验,“机器人+酱料”组合采购方案获餐饮从业者重点关注,企业负责人表示:“通过展会这个平台对接,我们与当地食饮联盟达成合作,将为印尼更多的连锁餐饮企业提供服务。”长衫科技自动升降桌凭语音控制、肤感面板优势,适配办公居家场景,成家居智能领域“潜力单品”,智能升降演示成为现场一大亮点。 特色食品调味品成“热销爆款”: 意野天勤竹笋产品因天然食材属性与便捷食用设计受青睐,小包装即食款精准适配印尼年轻人快节奏消费习惯,泡椒、香辣等多种口味经测试也大受欢迎,鲜笋产品更受家庭喜欢,展期内热度居高不下;成都建华香油成“爆款”,展会首日样品便被采购商全部预定,建华食品负责人现场感慨:“没想到成都特色调味品在印尼这么受欢迎,回国后将第一时间筹备补货,同步推进长期供应合作洽谈。
非遗文创成“文化亮点”: 新都巧繁棕编非遗传承人现场开展技艺教学,现场对接经销渠道,已经产品放在了当地批发市场进行深度合作;首创美艺熊猫文创凭借鲜明辨识度,被当地大客户批量采购预定,现场负责人表示:“这次来参展确实给了我们惊喜,我们的熊猫文创非常受印尼朋友的喜爱”。 家居健康成“潜力领域”:雅致酒店用品负责人称此次参展十分有收获,产品本身兼具品质与新价比,对印尼市场充满信心,将组建团队深耕;四川若愚天府创意产品以“高颜值+高性价比”受年轻人喜爱;天田医疗四款“消毒杀菌防疫卫士”系列产品,产品凭实用功能填补当地部分市场空白,展示成都力量。 众多新能源、户外及生活用品领域的“成都造”优秀企业同步参展,他们将继续通过精准对接收获合作意向,成为“蓉品出海”的重要力量。TATA宠物用品负责人表示:“很高兴能参加这个展会,印尼宠物市场才刚刚起步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与市场渠道进行对接,从专业产品和家用产品两个板块深入开发。”金时科技储能产品也通过专场对接到了对口客群,“这次对接的工厂企业都对我们的产品非常适配,感谢组委会给我们安排的对接机会,希望下次能带我们继续跟团出海参与活动。”
政企联动搭平台,资源融通促长远 为帮助蓉企破解出海难题、把握市场机遇,展会同期举办“2025印度尼西亚(成都)国际零售优品展对接交流会”,汇聚印尼印中商务中心、亚洲贸易旅游与经济理事会、华侨银行、良之隆集团等机构、企业代表,从经济政策、文化差异、金融服务、法务合规等维度,为蓉企量身解读印尼市场的机遇与挑战,提供专业出海指南。 交流会上,成都国际商会重点推介成都经贸文化环境,向印尼企业传递“双向开放、互利共赢”的诚意。中印尼双方企业还通过现场推介、项目路演等形式,在产业协作与文化交流两方面挖掘合作商机,为两地长期合作筑牢基础。
“为了让合作更精准,我们前期多次往返印尼与成都,带着双方的需求清单逐一撮合,帮助展商提前做好产品、方案准备。”四川汇益展览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双向奔赴”的定制化服务,让蓉企出海更有底气,也让展会的实效落到了实处。 从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展馆内的火热洽谈,到成都“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双向发力,本次展会不仅是成都建设“西部对外交往中心”的生动缩影,更彰显了“蓉品出海”从“单点突破”向“系统推进”的升级态势。未来,我们将持续搭建境外商贸平台,以更丰富的举措、更高效的服务,助力更多“成都造”走向全球,在服务国家新发展格局中贡献更多“成都智慧”与“成都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