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儿童菌斑显色牙膏 牙周炎专用漱口水 白癜风免费计划 孕妇早餐石子膜 富平柿饼全国顶尖 全国软文营销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投稿咨询】
【新闻传播】
《喜马拉雅的种子》:上海援藏三十年,共筑青藏高原永续未来
2025-11-21 09:57:25 来源: 作者: 浏览:20

​1995年5月上海首批援藏干部踏上了赴藏的万里征程,为受援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三十年来,从教育医疗到基础设施建设,从产业扶持到文化交融,黄浦江的浪花与雅鲁藏布江的激流始终奔涌同行。2025年,一部由上电影业(上海)有限公司出品、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倾力打造的大型科学探索纪录电影《喜马拉雅的种子》(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即将上映。这部以4K超高清技术全景呈现青藏高原植物生态的影像巨制,不仅延续了上海援藏“智志双扶”的理念,更以科学与艺术的深度融合,开创了生态保护与科传播的新范式。  

从黄浦江到雪域高原:影像为桥,沪藏共绘生命图谱

作为中国电影教育的重要基地,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始终将社会责任融入创作基因。自2019年起,学院师生团队多次深入青藏高原,以镜头为笔、光影为墨,记录下“世界第三极”的生态密码。《喜马拉雅的种子》的诞生,正是沪藏两地三十年科技文化合作的一个标志性成果

影片采用4K超高清拍摄技术,首次完整呈现从海拔六千多米的珠峰流石滩到墨脱热带雨林的垂直生态带。在全缘叶绿绒蒿表皮毛的微观特写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宏大航拍之间,上海电影人的匠心与西藏自然之魂交相辉映。总导演何小青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影像,让更多人看见高原生命的坚韧,也看见沪藏合作如何将科学精神扎根雪域。”  

从纪录到守护:影像赋能高原生态可持续未来

影片中,一组镜头震撼人心:八年前植物学家方震东亲手播种的塔黄幼苗,在高山岩缝里倔强生长;雅鲁藏布江畔,科研人员正在采集成熟的巨柏种子准备带回实验室精心培育——一场名为“巨柏回归”的跨越时空的生命接力正在上演。这场景,恰是被守护者与守护者的默契——既要有扎根苦寒之地的坚,更需严谨协作的守护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将影像技术转化为生态保护的实际工具。摄制组通过延时摄影与图像分析,完整记录大花黄牡丹的花朵开放自动闭合的历程。这些画面数据将同步给相关科学团队,以供进一步研究。影像与植物的相遇,带来的不仅是观察记录式的镜头,更是守护种子未来的眼睛。

影片的人文关怀同样深刻。当镜头掠过藏医传人仁增攀岩采药的背影,或是门巴族茶农指尖揉捻的新叶,观众看到的不仅是传统智慧的传承,更是沪藏合作“授人以渔”的生动实践——这些承载着千年智慧的技艺,在当代正通过科技创新与市场化路径,焕发出新的生机:藏药走向标准化研发,高原茶叶打通产业链而这份来自雪域高原的生态智慧,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启示。

三十年再出发:种子的力量,沪藏的情深

从1995年到2025年,上海援藏已从单向帮扶走向双向赋能。当《喜马拉雅的种子》镜头中呈现世界第三极的壮阔景象这不仅是西藏这片神奇土地给予的大自然馈赠更是一场来自上海的电影创作者与雪域高原之间的深情对话。影片同名科普图书《喜马拉雅的种子》(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聚焦青藏高原珍稀的野生植物资源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弘扬科学家精神,当图书被越来越多的读者所熟悉,知识的种子正在新一代中国少年心中生根发芽该书入选了中宣部2024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

以纪录电影及同名图书《喜马拉雅的种子》、三集科学探索纪录片《第三极之植物王国》的内容为基础,在新媒体时代搭建的多语种图书、短视频与影视互动的国际传播矩阵,获得第二届国际传播“丝路奖”最佳创新奖提名奖。

视频链接:https://v.qq.com/x/page/j31798dwc4w.html

2025年,纪录电影《喜马拉雅的种子》成为沪藏三十年合作的一份特殊献礼。它见证着:黄浦江畔的科技创新精神,已化作滋润雪域的涓涓细流;而喜马拉雅的种子,也终将在浦江两岸萌发出跨越山海的文明新芽。正如影片所要表达的:每一粒微小的种子,都是对生命延续的庄严承诺。在这承诺背后,是上海与西藏携手书写的发展新篇章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娱乐
健康
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