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枣庄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近年来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核心,严格遵循相关教育工作要求,着力构建并完善了以“体系化网络、专业化队伍、精准化排查、多元化活动、社会化服务”为核心的“五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筑牢“心”防线。 一、筑牢多维保障 夯实心育根基 心理中心持续优化“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推动各学院建立标准化“心理辅导站”,将工作触角延伸至基层。围绕政策法规、教育管理等四大维度制定29项规章制度,不断完善软硬件设施,在两校区建成9个专业功能室,为心理教育工作提供坚实物质支撑。 二、锻造专业队伍 激活心智力量 在队伍建设方面,常态化开展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系列培训,推动心理中心教师分包学院统筹工作。通过深化医校合作,与枣庄市多家医疗机构共建合作关系,邀请专家进校开展讲座培训,提升危机处理专业能力。此外,组建多层次朋辈组织体系,通过系统培训激活基层互助力量,营造积极校园心理氛围。 三、持续精准排查守护学生成长 坚持精准排查与动态监测相结合。每学期开展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建立测评档案与危机学生档案,实施月报告追踪制度。心理中心教师分组走访学院,针对心理问题、工作难点提供专业指导,形成闭环管理。在入学、毕业、考试等关键节点,通过工作群提醒、专项文件下发等方式,指导学院提前预防、主动干预。 四、文化润心铸魂打造特色品牌 以“齐鲁优秀文化”为主线,打造全年主题化品牌活动,上半年聚焦“5·25心理健康节”,下半年开展“生命健康教育月”,将体验型教育与五育融合,通过主题沙龙、专题讲座、特色团体辅导等形式,引导学生在文化浸润中涵养积极心理品质。同时,通过课堂教学、电子海报、宣传展板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心理求助方式。推出校园广播“心灵驿站”专栏与官方微信公众号优质内容,让心理健康知识触手可及。 五、践行社会责任 拓展服务边界 积极参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主动将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地方。赴驻地中小学开展座谈交流,挂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拓展基地”,为地方中小学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持。通过志愿服务、讲座指导、资源共享等形式,助力区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提升,彰显高校社会责任担当。 经过不懈努力,学校逐步形成特色鲜明、机制健全、运行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未来,枣庄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将继续守正创新,深化内涵建设,持续提升心理育人质量,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坚实“心”力量。(枣庄学院 钱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