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举旗定向、继往开来,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吹响了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集结号。基层是改革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改革实效的直接受益者。增强改革实效,确保基层落实是关键,而落实的关键在于人。为此,基层干部要自觉贯彻全会精神,自觉把改革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在实践中摸索,创造性地破难题、开新路,切实在深化改革中提高基层工作质效,确保每一项改革举措都能在基层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保持“学”的劲头,要自觉做好改革的拥护者。全会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十分丰富,只有全面、系统、深入学习,才能完整、准确、深刻领会,才能明白为什么要改革、朝什么方向改革、如何成功改革。作为基层干部,要通过持续深入学、全面系统学、联系实际学,吃透精神本质、领会核心要义、把握实践要求,为落实做好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要发挥离群众最近、联系最频繁的最大优势,把“普通话”变成“地方话”,将言简意深的“书面语”变为易于理解的“土方言”,通过下村集中宣讲、入户上门送学、新媒体平台等方式,向群众全面深入解读全会精神,突出基层改革重点、直击群众关心要害,让群众真正理解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在基层形成对改革的广泛共识。 发扬“干”的作风,要自觉当好改革的实干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基层干部是推进改革落实、增进改革实效的关键力量,要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目中有人,经常扑下身子、下沉村社,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真切掌握民情民意,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了解群众真正渴望什么、真正期盼什么,才能有的放矢制定改革措施。要坚持把教育、医疗、就业等群众都关心、都在乎的改革事项摆在首位,在解决发展难题中发挥主动性、创造性,抓落实、促推进,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以实干、苦干、快干的优良作风使改革成果真正惠及人民群众,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激发“创”的精神,要自觉干好改革的排头兵。当前,基层面临的问题复杂多变,既有普遍性问题,也有特殊性问题,这些常常没有现成的答案。探索性、创造性开展工作。为此,基层干部要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工作方法和路径,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在工作开展中既做到实事求是,又能够与时俱进,更能灵活运用政策,甚至创新方式方法,找到“最优解,对基层干部来说,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必要的能力。同时,要注重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基层改革创新根植于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之中,把一个个“土办法”“微创新”变成攻坚克难、创新发展的“金点子”“好路子”,在汇聚群众智慧中把握基层发展规律、优解基层发展难题、提升基层改革创新成效。(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福全街道办事处 蒋卓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