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5年6月27日 导语 烈日下,身穿消防志愿者服装的大学生们走街串巷,将消防知识送入千家万户。今年暑期,郭晋宁和他的团队成员们,通过科普宣传、隐患排查、实战演练等形式,为城乡安全注入青春力量。
一、多元活动形式,筑牢安全防线 1. “敲门入户”精准宣传在河南林州,大学生志愿者深入社区、农贸市场等场所,以“流动宣讲+定点摆摊”形式,向居民普及电动车充电安全、燃气泄漏处置等知识。“阿叔,电器老化要及时换!”志愿者小张一边发放手册,一边提醒居民清理楼道杂物。团队中的其他成员则针对“九小场所”、企业车间等隐患集中区域,协助消防员排查私拉电线、灭火器遮挡等问题,现场指导商户整改。
2. 创新科普深化安全意识,在社区设置消防专区,团队开展消防知识有奖问答,居民通过答题赢取灭火毯等实用物资。
二、青春力量的双向成长 对大学生而言,志愿行动是课堂外的“第二课堂”。有太多的痛彻心扉的例子不断的发生,全社会也在为减少安全隐患共同努力。 实践转化知识:温州安防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小林在排查商铺隐患后感慨:“课本里的电路负荷理论,终于懂了为何不能私拉电线!” 责任感升华:海南大学志愿者王同学在参与高层云梯救援演练后表示:“30米高空逃生的震撼,让我明白消防员的伟大。”社区群众同样受益。石嘴山市新民社区的张阿姨在志愿者指导下更换了老旧插排:“这些孩子教得仔细,我现在天天检查电闸!” 如今身为大学生的他们也在积极为社区安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力排隐患。
三、长效机制构建“全民消防”新格局 各个地区正推动志愿行动常态化: 校地协同机制:宁夏师范大学与固原消防支队共建“社区消防大使”团队,大学生定期轮岗巡查; 培训专业化:来宾、银川等地对志愿者开展岗前特训,涵盖隐患识别、器材操作、急救技能等; 数字化赋能:美兰区推出隐患“随手拍”小程序,大学生上传问题后,消防部门实时跟踪处置。 这些想法都为将来的平安社区,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方法,更加有效的排除隐患,保障安全。 结语 从校园到社区,从理论到实战,他们以脚步丈量安全防线的每一寸土地。正如瑞安志愿者郑晓丹所言:“我们传递的不只是知识,更是守护家园的温度。”这场青春与安全的“双向奔赴”,正为构建“人人懂消防、处处保平安”的社会筑牢基石。 “火焰蓝”与“志愿红”的交织,是这个夏天最动人的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