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秉承“自强弘毅,知行合一”的校训,积极探索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新路径,走出了一条以赛促学、以证固能、以社团为重要载体的赛证融合育人之路。 一、三级竞赛成梯队,以赛促教结硕果 学院构建“学院初赛—校级选拔—省/国赛”的三级竞赛梯队,持续提升学生工程实践与协作能力。近年来,学生斩获国家级奖项7项、自治区级34项,将6项国赛标准拆解为工程实践模块,带动教师团队获得行业赛国家级奖项10项。
获奖证书 学院将承办省级及以上大赛的硬件平台整合升级为校内实训中心,形成 “赛事资源→教学场景→证书体系” 三阶转化,构建起 “产业需求 — 竞赛标准 — 课程内容” 动态耦合机制。华为、华星光电、龙芯中科、百科荣创等行业、教育龙头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计与学徒培养,学生在华为等企业签约率达到37%,平均起薪较区域平均水平高出22%。 二、双轨并行提素质,以证固能强本领 学院落实“学历教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双轨并行,推进“岗—课—赛—证”贯通培养。围绕嵌入式边缘计算、集成电路封装与测试等证书,将技能竞赛核心任务细化映射为8个考核单元,构建“能力要素—训练任务—考核指标”对应关系;开发赛证融合教材与数字资源,推行“证前诊断—过程测评—终结考核—证后提升”四段式训练,实行校企“双导师”协同与“真实设备+仿真”混合教学,形成“学—练—赛—证—用”闭环,实现课程标准与企业标准同频对接,突出质量控制与安全合规,证书通过率稳定在85%以上,持续提升学生工程素养与标准意识。 三、文明号里树新人,社团赋能赛证融 学院电子科技协会把志愿服务变为能力进阶的实践场。协会自2005年运行至今,在册会员300余人、历届累计1600余人,常态化开展校园与社区义务维修与科普服务,累计服务300余场次,问题解决率近九成。协会于2023年获评“全国青年文明号”,成为“三全育人”的生动样本与志愿服务的鲜明标识。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入选自治区第三批全区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院系(A类),协同育人氛围与文化生态不断优化。
一星级全国青年文明号牌匾 依托青年文明号的组织力与号召力,将赛前共训、赛中实战服务、赛后复盘、反哺教学贯穿一线:赛前以创新项目落实竞赛作品,以标准化训练夯实团队协作;以现场服务检验技术方案与沟通能力,培养学生赛场应变能力;赛后以问题清单反哺课程与考证训练,既锻造技术技能,也培育责任担当与职业素养,成为赛证融通的“放大器”和“加速器”。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群将继续以赛促学、以证固能、以社团赋能为抓手,迭代完善“课程群—赛项群—证书群—岗位群”协同育人生态,把青年文明号的组织力转化为制度优势与成果转化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范式。让更多学生在电子信息新赛道上锤炼本领、涵养品格,成长为德技并修、敢担善为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文:罗捷 马乾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