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弘扬镇江醋文化,深入挖掘并科普香醋的健康价值,江苏大学“药韵醋香·非遗镇江”实践团队于2025年暑期开展了以“以‘对话’织就传承”为主题的系列文化推广活动。团队以“解密体验-社区科普-网络宣传”为主线,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实践方式,推动非遗文化真正融入群众生活,使古老的醋文化在当代社会焕发新的活力。 解码工艺,与非遗深度对话 活动伊始,“药韵醋香·非遗镇江”实践团队走进镇江醋文化博物馆开展考察实践。在博物馆文化长廊,队员们系统了解了镇江香醋跨越千年的历史沿革与文化积淀。从唐代酿醋技艺的初现,到清代“香醋”之名正式确立,再到当代制作工艺的不断精进,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香醋酿造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种文化的延续。 在工艺作坊区域,队员们实地观摩并体验了镇江香醋的核心酿造环节——“翻醅”。这一工艺要求工人在特定温度和湿度下对醋醅进行频繁翻动,是其独特风味形成的关键。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队员们亲手参与翻醅操作,体会到每一道工序中所蕴藏的匠心与智慧。此外,团队还调研了多种香醋衍生的文创产品,如醋饮、醋糕点、醋护肤品等。这些创新产品不仅拓宽了香醋的应用场景,也使传统文化以更亲切、更年轻的方式进入公众视野,实现非遗在现代社会中的创造性转化。 银龄科普,与群众真诚对话 实践团队联合镇江市润州区金山街道润州山路社区,举办了题为“银龄科普与非遗同行”的专题健康讲座。活动现场,团队通过图文展示、实物品尝和互动答疑等形式,向居民系统介绍镇江香醋的营养成分与保健功效,如促进消化、调节血脂、增强免疫力等,尤其针对中老年群体常见的健康问题提出了饮食建议。 讲座结束后,团队负责人丁永豪与居民展开了一对一访谈,认真倾听大家对于香醋文化推广的看法和建议。许多居民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不仅了解到醋的多重健康价值,还重新认识了本地非遗文化。一位社区老人感慨地说:“以前只知道醋是调味品,没想到还有这么多门道。你们这样的科普实实在在,我们老年人听得懂、用得上。”不少群众建议,未来应更多开展这种“接地气”的文化健康活动,让非遗传承真正走进日常生活。 传承弘扬,与社会广泛对话 为扩大传播覆盖面,团队进一步将活动推向更广泛的社会层面。依托食品科学与药学等相关专业优势,队员将前期收集的影像及文本材料剪辑成宣传短片,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B站等平台进行传播。视频内容既包含酿醋技艺的展示,也有团队实践的记录,还有通俗易懂的健康知识科普,上线后获得大量网友点赞与转发。 同时,团队还发放了《镇江香认知与文化传承》主题问卷,广泛征集公众对非遗推广的意见。不少反馈提到,非遗传承应注重“可感知、可参与”,既要保留传统精髓,也要用现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加以创新。 通过本次系列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不仅对镇江醋文化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也增强了文化自信与身份认同。队员王同学表示:“这次实践让我体会到,传统文化不是摆在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可以融入时代、服务生活的活的力量。” 未来,江苏大学“药韵醋香·非遗镇江”实践团队将继续携手社区、企业与文化机构,持续开展非遗文化推广与健康科普工作,致力于让古老的醋文化在创新中传承,在对话中新生,为人类健康与文化传承事业贡献青春力量。(通讯员:陈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