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桐城,每逢秋冬时节都流行着一种独特的习俗和美食,其中,最让人难忘的,莫过于那一颗颗晶莹剔透、软糯香甜的“糯米圆子”。糯米圆子,这道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厚文化意义的传统美食,在桐城人的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小雪时节,气温逐渐下降,寒风渐起,正是制作糯米圆子的最佳时机。家家户户,无论老少,都会在这个时节,制作这道传统美食。 记得小时候,一到天冷时我便嚷着要吃糯米圆子,母亲总会满足我的要求,她会提前准备好制作糯米圆子的材料。精心挑选上好的糯米,用清水浸泡数日,直到糯米变得饱满而富有弹性。然后,再将糯米沥干水分,放入蒸笼中,用大火蒸煮。蒸笼里的蒸汽,带着糯米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屋子里,让人垂涎欲滴。当糯米蒸熟后,便是制作糯米圆子的关键步骤。母亲会将蒸熟的糯米放入一个大盆中,然后加入适量的香油,用手不断地揉搓,直到糯米变得柔软而有韧性。接着,她会将揉搓好的糯米分成一个个小剂子,用手掌轻轻按压成饼状,再放入事先准备好的馅料,如豆沙、芝麻等,最后封口搓圆,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糯米圆子便制作完成了。 制作好的糯米圆子,需要放入油锅中炸制。待母亲掌握好火候,将油锅中的油烧至七八成热,然后轻轻地将糯米圆子放入油锅中。随着油温的升高,糯米圆子在油锅中翻滚着,逐渐变得金黄酥脆,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当糯米圆子炸至金黄色时,母亲便会将它们捞出,沥干油分,放入盘中。每当这个时候,远远地都能闻到糯米圆子的香气,小时候的我总是顾不上烫嘴的风险,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又脆又糯的外皮,再小口地嗦一下流心的芝麻馅,别提多美味了! 记得有一次,我刚从学校放假回家,想和母亲一起尝试着制作糯米圆子。母亲将手中的工具递给我,耐心地教我如何揉搓糯米、如何包馅料、如何炸制糯米圆子,刚开始的我总是显得有点笨拙,一遍又一遍,终于在母亲的指导下,我逐渐掌握了制作糯米圆子的技巧,也感受到了制作这道美食的乐趣。当一盘盘金黄酥脆的糯米圆子端上桌时,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这道美味的传统食品。那一刻,我仿佛能够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幸福,也感受到了母亲对我的爱和关怀。那一颗颗晶莹剔透、软糯香甜的糯米圆子,不仅是味蕾上的享受,更是对情感的寄托。它承载着桐城人对传统的坚守,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如今,虽然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已经影响了大部分人的生活习惯,但秋冬时节制作糯米圆子的习俗,仍然保持在桐城人的心中。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一份独特的糯米圆子,是桐城人特有的美食文化,可以让他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尽情地享受和家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找寻一份属于自己难得的温暖。(胡海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