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红色足迹,青春接力传承。为深切感悟革命先烈的家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筑牢理想信念,进一步增强青年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与时代责任感,7月18日到19日,山东理工大学向日葵暑期社会实践团怀着肃穆崇敬之心,走进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的石麟山烈士陵园,开展一场以红色家书为纽带的庄严肃穆的缅怀实践活动。
图为实践团成员走进石麟山烈士陵园。山东理工大学林予淳提供 为深入探寻革命历史、追溯红色基因,7月18日,实践团成员与石麟山烈士陵园负责人展开了庄重而深入的交流。负责人详细介绍了陵园的历史脉络:从战火纷飞中烈士遗骸的归葬,到和平年代陵园的修缮与保护;从英烈们浴血奋战的峥嵘事迹,到近年来红色教育活动的创新开展。交流中,负责人特别指出:馆藏的红色家书是连接革命先辈与当代青年的精神桥梁,这些纸页间的滚烫话语,不仅记录着个人情怀,更承载着信仰的重量,希望青年一代能从中读懂 “为何出发” 的初心,汲取 “向何而行” 的力量。
图为实践团成员于革命英雄事迹展览馆前合影。山东理工大学贾凯宜提供 随后,在李伟主任的引领下,实践团成员步入革命英雄事迹展览馆参观学习。李伟主任依托展馆内的书信手稿、战斗遗物等珍贵史料,讲述了不同历史时期烈士们的抗争历程与精神风貌。其中,蔡振华烈士的展区尤为撼动人心,展柜中泛黄的家书、磨损的军用水壶、斑驳的钢枪,无声地诉说着他在艰苦环境中坚守信仰、冲锋在前的英雄事迹。参观的最后,成员们共同瞻仰了展馆中央的烈士纪念墙,墙上镌刻的每一个英名,都如同一座不朽的精神灯塔,永恒照亮青年奋进的航程。
图为李伟主任为实践团成员讲解。山东理工大学林予淳提供 次日,实践团成员以实际行动深切缅怀先烈,分组开展陵园清洁与祭扫活动。成员们手持扫帚、抹布等工具,清扫落叶,拂去尘埃,让每一处安息之地都洁净无瑕、庄严肃穆。成员们还将准备的“给烈士家书的回信”放在墓碑前——信中饱含对先烈牺牲的感恩、理想信念的思考,更有青年一代“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庄严承诺。最后,全体成员于烈士纪念碑前肃立,垂首默哀三分钟,仿佛于静默中与先烈进行对话。这场以行动践行缅怀的实践,让成员们更深刻理解了“缅怀革命英烈,传承红色基因”从来不是一句空话。
图为实践团成员开展陵园清洁与祭扫。山东理工大学林予淳提供
图为实践团成员呈递给烈士家书的回信。山东理工大学贾凯宜提供 此次石麟山之行,不仅让实践团成员在清扫墓碑的躬身劳作中触摸到历史的温度,在品读家书的字里行间读懂信仰的重量,更将“传承红色基因”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可感可知的行动指南,让青年在与英烈 “对话” 中明白:红色精神从不是博物馆里的简单陈列,而是融入血脉中的精神密码。 如今,红色家书中的初心之光已化作照亮前路的火炬,先烈用热血守护的山河正等待青年续写新篇。当更多青年能从红色实践中汲取力量,将个人成长与家国命运紧密相连,红色基因便会在代代相传中焕发新的生机,而这正是新时代青年实践最动人的传播价值。(山东理工大学 通讯员:郑立蓉 卢凯旋 摄影:林予淳 贾凯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