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决策部署,积极响应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号召,在河南省西平县老王坡三万亩高标准农田的壮阔画卷上,黄淮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驿路农装”创意行团队的师生们正以创意设计深耕乡村振兴的沃土。团队紧扣“设计赋能农产品包装及品牌提升,服务和美乡村建设”主线,将专业实践与服务社会紧密结合,以实际行动践行设计服务乡村的青春使命。
精准对接乡村需求 靶向设计破题开篇 “驿路农装”创意行团队赴河南省西平县老王坡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与当地政府举行校地专项对接会。双方聚焦当地优质农产品包装设计、“麦田夜市”等文旅项目的品牌创意策划、特色街区升级改造等服务需求进行深入交流。团队立足老王坡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禀赋和生态优势,发挥设计优势,精准对接乡土需求,助力老王坡地方产业发展,赋能“和美乡村”建设。
团队依托黄淮学院乡村规划设计研究院智库支持,引入行业专家与省级非遗传承人组建双导师团队,对社会实践全程指导。团队成员认真聆听专家解读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老王坡和美乡村建设规划,深入了解老王坡依托万亩高标准农田,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的实践路径,共同探讨设计创新赋能老王坡和美乡村建设的契合点和具体方式,构建“田野调查-数据分析-文化转译”全流程工作模型,着力推动专业设计理念与当地农业特色、地域文化深度融合,确保设计精准对标,方案高效落地。
打造麦田夜市品牌 赋能文旅价值提升 当夕阳的金辉漫过三万亩高标准农田,西平县老王坡这片被誉为“豫南粮仓”的广袤农田悄然变身文旅舞台。“驿路农装”创意行实践团队运用无人机航拍技术,对“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的智慧农业基建开展空间效能评估,深入调研万亩农田“日农夜市”项目现状。针对西平县老王坡“麦田夜市”创新业态,团队量化分析“日间农耕景观—夜间消费场景”时空转换效能,发放消费者调查问卷,进行深入市场调研和分析,为后续设计介入提供数据化决策支撑。在此基础上,团队创作出贯穿夜市的导视系统,策划了农耕文化沉浸体验创意项目,积极探索“良田底色+文旅亮色”的农商融合范式。 焕新产品包装形象 服务和美乡村建设 “驿路农装”创意行实践团队深入老王坡和美乡村建设街区,开展店铺空间与品牌文化专项调研,深入考察面包坊、麦芽糖坊、五谷饮品坊、酿酒坊、豆腐坊五类特色工坊,精准挖掘店铺特色与设计需求。通过深度访谈和调研问卷,团队成员全面收集并量化分析消费需求。在此基础上,设计“可见式生产”体验空间设计方案,活化展示传统技艺;通过提取石磨纹样、酿酒过程等传统工艺符号,将其融入产品包装设计,提高产品包装的地域文化辨识度,实现传统技艺、地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共生共融。
黄淮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驿路农装”创意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紧扣西平县老王坡和美乡村建设需求与地方产业发展实际,最终完成涵盖农产品包装设计15套、地方特色文创设计方案8套(件)、特色工坊品牌形象与空间提升方案5套、“麦田夜市”导视系统与沉浸式体验项目策划方案3套等共计30余套创意设计方案。方案系统性解决了西平县老王坡农产品包装陈旧、品牌辨识度不高、工坊形象滞后、文旅体验单一等问题,为当地乡村产业升级提供了专业化、可落地的设计支持。 黄淮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地方需求为导向,发挥设计专业优势,在赋能农产品包装升级、乡村品牌塑造、农商文旅融合方面取得了实质性成果,彰显了地方高校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下一步,学院将进一步深化成果转化,强化校地协同,进一步完善政校地三方联动的长效合作平台,引导师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用创意设计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贡献高校智慧和力量。(丁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