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9-20日,由中国银行(香港)冠名贊助,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UHKA,协会)与 香港可持续发展教育学院(HiESD,学院) 联合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领衔支持的 「2025中学模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MUNESCO)国际大会—智慧可持续城市」在香港盛大举行。今年会议延续过往四届的热烈反响,汇聚来自印度、马来西亚、尼泊尔、菲律宾、波兰、泰国、英国及中国香港、澳门、上海、深圳等地的青年代表,通过协商、合作、与策略交流互鉴,共同为智慧可持续城市发展提出创新方案。
「模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是一项互动式、体验式学习活动,参与者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员国代表的角色,模拟在组织内举行的大会。参加的学生深入瞭解国际议题,重点关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UNSDGs)」,培养系统思维、策略性思维、协作、慎思明辨、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跨学科关键技能,启发多元文化、思维的有机结合。今年会议继续鼓励学生借鉴全球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共同起草《智慧可持续城市青年展望》,为推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11 — 可持续城市和社区贡献青年力量。
大会于7月19日晚举行颁奖典礼暨国际青年交流盛典,由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会长、香港可持续发展教育学院院长 张沁教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房屋局副局长戴尚诚先生JP、尼泊尔驻香港总领事Mr. Bindeswar Prasad LEKHAK、白俄罗斯驻香港署理总领事Ms. Darya Bohdan、菲律宾驻香港总领事馆 领事 Mr Von Ryan S. Ferrera、波兰驻香港副总领事Mrs. Magdalena Żukowska、香港特别行政区发展局首席助理秘书长(规划及地政)2 区頴恩女士主礼启动礼,亦联同多位大学代表、中学校长、教师及青年大使共同见证盛事。
启动仪式: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会长、香港可持续发展教育学院院长 张沁教授(中)、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房屋局副局长 戴尚诚先生,JP(右三)、尼泊尔驻香港总领事Mr. Bindeswar Prasad LEKHAK(左三)、白俄罗斯驻香港署理总领事Ms. Darya Bohdan(右二)、菲律宾驻香港总领事馆 领事 Mr Von Ryan S. Ferrera(右一)、波兰驻香港副总领事Mrs. Magdalena Żukowska(左二)、香港特别行政区发展局首席助理秘书长(规划及地政)2 区頴恩女士(左一)。
前排主礼: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会长 张沁教授(左六)、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房屋局副局长 戴尚诚先生,JP(左五) 前排左起:保禄六世书院 梁以豪校长(左一)、菲律宾驻香港总领事馆 领事 Mr Von Ryan S. Ferrera(左二)、基督教香港信义会宏信书院 总校长 林克忠博士(左三)、白俄罗斯驻香港总领事馆 署理总领事 Ms. Darya Bohdan(左四)、尼泊尔驻香港总领事馆 总领事 Mr Bindeswar Prasad LEKHAK(右六)、波兰驻香港总领事馆 副总领事 Mrs. Magdalena Żukowska(右五)、比利时驻香港总领事馆 大使馆随员 Ms. Yasmine Gooris(右四)、廖宝珊纪念书院 张伟声校长(右三)、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首席助理秘书长(规划及地政)2 区頴恩女士(右二)、香港教育大学学生事务长 杨志豪教授(右一)。 张沁教授在欢迎辞中强调,是次会议体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思想实验室」和国际对话桥樑的角色,透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八大城市网络计划,譬如:「创意城市网络」、「学习型城市网络」及「媒体与信息素养城市」 等,共同推进建设包容、安全、有抵御灾害能力和可持续的城市和人类住区,她勉励学生在城市发展的科技与人文、增长与公平、本地行动与全球视野之间寻找平衡,携手推进智慧及可持续城市发展。
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会长、香港可持续发展教育学院院长 张沁教授 致欢迎词 香港以全面的智慧可持续城市规划,致力打造「亚洲国际都会」的城市形象。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房屋局副局长戴尚诚先生,JP,在主礼致辞赞赏本次大会为青年提供了深入了解智慧和可持续城市的平台,并分享了「组装合成」建筑法等创新技术在打造「过渡性房屋」和「轻型公共房屋」方面的具体应用,以满足香港的可持续住房需求。这些解决方案以其短期的即时援助和长期的居住条件改善,给国际青年代表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房屋局副局长 戴尚诚先生,JP 主礼嘉宾致辞 盛典特设「智慧可持续城市青年研讨会」,由协会青年事务统筹陈思桦女士主持、协会绿色公民青年大使林子楷先生、郭美倩女士、岑俊贤先生,以及奖品贊助机构创冷科技的代表蔡文浩分享不同领域青年推动智慧可持续城市发展的实践经验,并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与领导力的建议。国际文化表演环节中,学生们呈现中国武术、印度宝莱坞舞蹈、马来西亚传统舞蹈、波兰文化介绍及歌唱表演,展现多元文化魅力。
为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绿色公民青年大使颁发感谢状 本届大会不仅是全球青年交流智慧城市创新理念和实践的平台,更是一场全球文化盛宴。透过汇聚多元背景的年轻思维,活动既开启了国际视野之窗,亦彰显香港在可持续城市发展与科技创新上的突破。凭藉协作、创意与共同愿景,大会助力新一代共同绘製可持续、包容、韧性与智能的城市蓝图。
获奖名单: 最佳代表团:芬兰代表团 - Lee Suet Tsun、Yeung Yuet Fei Phoebe(香港培正中学) 优秀代表团: 印度代表团 - Arush Mukker、Aarav Rustogi(印度传统国际体验学校) 南韩代表团 - Zhang Yitian、Li Jialin(深圳高级中学(集团)南校区 及 深圳中学) 特别嘉许代表团: 不丹代表团 - Cheng Hei Yeung、Lai Yee Ching(香港英华书院) 日本代表团 - Kay Li、Wan(香港弘立书院) 马来西亚代表团 - Adeline binti Wira、Alya Alyssa binti Shahril Izwas(马来西亚斯里普特里学校) 最佳策略: 阿根廷代表团 - Cheng Zachary Michael(香港圣士提反书院) 波兰代表团 - Julia Perlejewska、Zuzanna Jończyk(波兰格地尼亚第三中学) 英国代表团 - Hoi Tik Wong、Yueqi Chen(英国牛津格林学院) 最佳代表:Cheng Zachary Michael(香港圣士提反书院) 优秀代表: Ho Cheuk Yan Vanessa(香港基督教香港信义会宏信书院) Kay Li Wan(香港弘立书院) Wong Sin Ping(香港廖宝珊纪念书院) Wong Sin Kei Cedric(香港圣士提反书院) 最佳讲者: Alya Alyssa binti Shahril Izwas(马来西亚斯里普特里学校) Lee Shing Kwan(香港英华书院) Li Jialin(深圳中学) Zhang Yitian(深圳高级中学(集团)南校区) 入选国际大会参会学校名单(以英文首字母排序): 波兰格地尼亚第三中学 基督教香港信义会宏信书院 英国牛津格林学院 印度瓜廖尔荣耀高中 香港协恩中学 印度传统国际体验学校 尼泊尔黑道达学校社会及科学管理学院 尼泊尔卡维亚学校 菲律宾利高市国立高中 香港廖宝珊纪念书院 澳门培正中学 香港保禄六世书院 香港培正中学 马来西亚斯里普特里学校 卡塔尔男子科技中学 上海市进才中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外国语学校 深圳市翠园中学 深圳市翠园文锦中学 深圳中学 深圳高级中学(集团)南校区 曼谷新加坡国际学校 香港圣士提反书院 波兰Strumienie Liceum Ogólnokształcące Stowarzyszenia STERNIK 香港弘立书院 土库曼斯坦阿尔卡达格市 第三英语中学 香港英华书院 波兰ŻAGLE Liceum Ogólnokształcące Stowarzyszenia STERNIK 鸣谢: 冠名贊助: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 领衔支持机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 支持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房屋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碳中和及可持续发展委员会 香港教育大学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 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 香港直接资助学校议会 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香港) 香港资优教育学苑 新界校长会 香港岛校长联会 英文中学联会 香港科技大学极智慧城市研究学院 支持领事馆: 白俄罗斯驻香港总领事馆 比利时驻香港总领事馆 柬埔寨驻香港总领事馆 巴西驻香港总领事馆 埃及驻香港总领事馆 德国驻香港总领事馆 意大利驻香港总领事馆 荷兰驻香港总领事馆 波兰驻香港总领事馆 合办机构:香港致雨慈善基金会 奖品贊助:创冷科技有限公司 大会背景 2022 年至2024年,学院和协会举办了四届「模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MUNESCO)」大会,分别以「教育的未来」、「气候可持续性」、「世界遗产」及「人工智能与教育」为主题,吸引来自全球各地过千名学生及各地区名校积极参与,反响热烈。 大会一直以来备受国家及国际重视,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联合国、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支持及指导,诸多驻香港总领事馆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部门的支持,并获领事致辞祝贺。 协会致力于持续为学生提供更多开拓视野、发展跨领域能力、启发创新思维及促进国际交流的机会,资助获奖学生赴哈萨克斯坦作为香港代表 团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联合国会举办的模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大会,并屡次获得佳绩。此外,每届大会发佈决议文件,期望将青年声音传递至国际平台,并为本地及全球政策制定提供宝贵建议。 |